《入行论》第187课笔录(上)
《入行论》第187课笔录(上)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入菩萨行论》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指南。这个论典告诉我们我执的伤害或者我执的危害性。关于如何舍弃我执、发起菩提心的殊胜方法,正确的心态、行为,它的殊胜的果,在《入行论》当中讲得非常清楚。
《入菩萨行论》前面是通过打破我爱执、生起利他菩提心的方式,宣讲了世俗菩提心。当然世俗菩提心方面,不单单是要生起利他心,也要为了利他而成佛。但我们要知道,在世俗菩提心修法的本体当中,利他心的成份其实应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自己成佛的话,一般人想到,成佛对自己的利益很大:自己可以从三界轮回当中出离;成佛之后自己受到很多的恭敬,得到很多的赞叹;然后自己获得广大的神通;自己也有很庄严的相貌。对这些我们自己都是希求的。我们现在也是希求名声、财富、恭敬和赞叹,我们也希求很多在别人面前不一样的殊胜功德,比如佛陀的功德。很多和我们自私自利的心比较容易相应。“佛果这么好,那么我可以成佛”,我们自己就很愿意发心去追求佛果。从某些角度来讲,发誓成佛这一点比较容易相合于我们自己的分别念、自私心、我爱执。
如果成佛不是为了利他,不是为了利益众生,那么最初的这种发誓成佛很容易被我爱执所利用,成佛之道、修行佛法之道就变成了被我支配的自私自利的一种修法。所以说菩提心的修法有两个体相,一个是发心为利他,一个是追求佛果。就是因为这样考量的缘故,所以在发菩提心时,首先就提到了要利他——“为利众生愿成佛”,所以首先要修持利他心。虽然成佛是很重要的,成佛是非常殊胜的一种修持方式或所得的果,但是它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成佛?这个方面必须要搞清楚。按照大乘的思想来讲,是为了利益众生我们要发誓成佛。因此说在修世俗菩提心的过程当中,“打破我爱执,修持利他”很多时候就变成了菩提心的代名词了。
前面提到过菩提心有两个体相,一个是利他,一个是要成佛,但很多经典、论典、窍诀、修法当中,都强调大悲、利他心,利他心就是菩提心,大悲心就是菩提心,这样宣讲的原因就在于要对治我们相续当中的我爱执,必须消灭我们无始以来形成的、为自我奋发的习惯。所以说很多地方宣讲的是利他,比如说《修心八颂》里面宣说怎么样利他,《修心七要》当中也是讲怎么样修持利他,当然《入行论》当中也讲了很多利他的窍诀。以这种精神、这些核心再去看很多修心论典,其实都是在讲怎么样调伏我爱执、生起利他心。所以我们在修持世俗菩提心的过程当中,应该把利他作为修持菩提心的重点。发誓成佛方面,当然也需要发愿,但核心、重点应该首先放在修利他上面,有了利他心,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希求佛果。
反过来讲,如果我们有希求佛果的心,是否决定一定有利他心呢?有可能引发,有可能不会直接地引发。但如果我们修了很广大的利他心,既然众生都需要利益,我们要利益众生,那最好的利益众生是什么?给予众生暂时的财富、暂时的安乐,把他们安置在善趣的果位当中,这些也是利他;或者在世间做慈善或很多公益事业,这些也是利他。但这些都不是究竟的利他,真正究竟的利他是要让众生获得究竟的解脱。解脱分两种,一种是暂时的阿罗汉的解脱,一个方面是究竟成佛的解脱。如果自己成就了佛果,就可以把众生安置在阿罗汉果位,也可以把众生安置在成佛的果位。所以说要把众生安置在上至佛果,下至善趣的暂时安乐之间,最殊胜的身份就是成佛,为了利他的缘故发誓成佛,这样就非常相应于世俗菩提心的修法。
虽然现在我们在宣讲空性、在宣讲胜义菩提心,但是前面学习到的世俗菩提心的精神、核心,我们是永远也不能够忘记的。虽然我们讲过了,学习过了,思维过了,也许还讲考过了,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要看一看,内心当中是否真的对这种观念已经完全接受,是否真正已生起了想要利益他人的殊胜世俗菩提心。如果没有的话,那应该把利他心、世俗菩提心仍旧作为我们修行的重点和核心,以重视的方式进行修持或探讨。这个方面就作为我们修持胜义菩提心、趣入胜义菩提心的殊胜方便。
在广大利他心的基础上,我们以这个殊胜的发心摄持来修持空性,空性才不会堕入劣乘,因为虽然究竟来讲,小乘的道也是成佛的道,但是暂时来讲,小乘的发心、修法、内外的善知识等等,一切的内因外缘决定了小乘行者没有发起广大的利他心。如果只有人无我空性的智慧,而没有世俗菩提心、利他心的摄持,这种空性的修法就变成了自己解脱的方便。所以说在大乘的很多经典、论典当中,比如说在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当中,或《法华经》当中,在有必要的情况之下,把小乘的道(声闻道)抉择为劣道,因为其发心、果位、修法等相比于大乘来讲,没有那么圆满、了义。所以有时为了让大乘行者不要趣入小乘道的缘故,也把这些道暂时列为劣道当中,避免我们进入,有这样一种必要性。我们必须要发利他心,再来修空性,这个空性就会变成真正的大乘道的殊胜正因,这个过渡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现在我们所学习、所抉择的,或者说有些道友非常喜欢观修的胜义菩提心,其实前面我们提到过,它真正的境界是菩萨相续当中的一种智慧,但对我们而言,这个胜义菩提心是一种所缘,是一种抉择的正见,是一种抉择的对境,在我们相续当中要产生这样一种知见。有了这样一种观念、知见,再循着这种方法去观修的话,我们就可以逐渐在内心当中产生最殊胜的胜义菩提心。
我们自己要真正地修持成佛的方法,这些因缘是缺一不可的,什么样的因缘都必须要有:最初的出离心的因缘;然后利他心的因缘;现在闻思、思维、观修空性般若经论的因缘;或者说为了证悟,祈祷上师三宝等等这些因缘,我们都要去抉择,内心当中都必须要生起。这些因缘圆满了之后,我们的修法才会顺利,果位才可以顺利地获得。刚开始时,如果这些因缘没有或者不圆满,那现在所做、所修持的不是说没有利益,但不会成为很迅速、很直接地让我们趣入大乘或者成就、证悟大乘果位的殊胜正因。
现在我们在抉择胜义菩提心,就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现在所学习的内容已经到了“以智慧所得之事”,或者从某个角度来讲,是证悟空性的一种果。那修持空性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果呢?此处就讲到,第一,可以“平息世间八法”,这主要是相应于自利;第二,“于未证悟空性者生悲心”,主要是相应于他利。所以说证悟空性其实也是包含了自他二利。如果说只有空性而没有悲心,这样的空性就会成为小乘的因;反过来讲,如果只有悲心而没有空性,像这样的法就会成为轮回的因,因为真正要灭尽烦恼障、所知障,必须要有证悟空性的功德。如果缺少了空性的功德,只有大悲心,虽然大悲心很殊胜,但大悲心不会成为真正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正对治。我们自己真正要获得解脱的话,大悲心和空正见,二者都必须要同等地重视、同等地修持。
我们看看以前的佛菩萨和很多传承上师们是怎样对待菩提心和空性智慧的。我们看很多佛菩萨、高僧大德的传记,就可以知道,他们对于修持利他心、(世俗)菩提心,对修持空正见,非常非常重视,因为他们真正已经从内心当中知道了,要获得解脱,这两种菩提心是非常关键的。因为非常渴望利益众生、非常渴望利益众生追求佛果的缘故,所以他们对于能够利众的,能够成佛的这两种菩提心非常重视。作为佛法的追随者,我们也是愿意追随佛陀足迹来修持菩提道的人,同样地我们对于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必须要非常重视。我们只有首先重视了,听闻了,修持了,最后才可以把我们的心调整到和经典、论典完全相顺的状态当中。
如果经典、论典讲的是一种状态,我们自己的心是另一种状态,如果这样,我们自己的分别念和佛菩萨在经论当中所讲到的这些标准、指南完全相违,那我们就没办法获得殊胜的果位,所以说从某些角度来讲,经论、论典是一种说明书,是一种指引的方法。某些时候这些经典、论典又好像成了一面镜子,我们的修行到底正确还是不正确,有没有走错道,我们必须要拿经典、论典来印证我们的见解、修行:今天我处理这个事情,发心对或者不对;我针对某个众生发了脾气,或者当时产生一种不好的心念,对还是不对,其实就是以佛经、论典当中讲的这些为标准。
经典是佛陀证悟之后(所宣讲),是佛陀所证悟的法身的等流而显现成经文。论典也是一样,有些是对经文的解释,有些是菩萨、高僧大德内心当中证悟的流露。这些都是堪为正量的。为什么平时我们讲必须要依靠法而不能够依靠人,因为法其实是佛和菩萨的智慧的流露,它们完完全全作为正量。所以我们要依靠成为正量的佛所宣讲的经典,或者公认的大德和菩萨们所造的论典,以这些作为我们衡量自己修行是否正确的标准。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现在的世间当中(以前也是一样),很多似是而非的所谓引导、论典,有些是邪的论典,没办法引导众生获得解脱,比如说引发贪、嗔、痴的,有些是误导的,有些是不究竟的,有些是带有错误的观点。所以说不管怎么样,真正堪为正量的就是经典和论典,所以我们必须要依靠经典、论典,学习、闻思,把它作为衡量我们修行是否正确的标准(准绳),或者说我们把它当成一面镜子,来对照我们的相续、我们的观点。
以前大德们也讲,看我们的修行是不是准确,有几个标准。其中一条,我们所有的见解、行为,如果说符合经论的,那这个就是正法,否则就不是正法,而是非法;它的结果是善妙的,能够调伏贪、嗔、痴的,这个就是正法,否则就是非法。还有一些就是,如果说和世间相顺的,这方面就是非法,如果是和世间众生的观念、见行不相同的,这个就是正法等等,还有很多衡量的标准。所以说我们应该用经典、论典作为衡量我们修行是否正确的标准,这个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永远都要以佛经、论典还有上师的教言作为衡量修行是否正确的标准(准绳)。其他的,如自己的分别念,今天我想什么,明天我想另外一个;或者张三怎么讲,李四怎么讲,世间上的一个名人怎么讲,某个明星怎么讲,其实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佛陀的化身,是不是真正的修行者,不管怎么样,但是从显现上来讲,他们必定(毕竟)没有闻思、没有证悟过真正的法性,所以在某些阶段或某种形式下,虽然他们所宣讲的东西有其正确性或利益,但是从整个修行佛法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精力放在这些上面,我们就没有办法真正学习和闻思最为殊胜的、犹如如意宝一样的殊胜佛法。
我们接触佛经、论典、修心教授,如果时间很长或者接触太多的话,有一部分人会产生一种麻木的状态,觉得“每天都是这样,都是无常啊、都是暇满啊、都是利他啊、都是空性啊,好像没有什么新意,应该追求一个新奇的说法”,所以说很多人学习佛法或看书,不是真正为了获得解脱,而是看有没有刺激的东西、新奇的东西,如果有,他就会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天天都是这些法,而这些法义没有入到他心中,有时他就会疲倦。这个方面我们必须要注意,必须避免像这样的心态。现在这些法义不是太多了,而是我们学得太少了,不是它很浅显,而是它很深,有时我们还没办法真正去接受,还没办法把这些作为内心正常的状态进行观修和观待。所以说我们对于讲世俗菩提心的法也好,对于讲胜义菩提心的法也好,都必须要认真去学习。
前面我们提到,空性的教法对于我们修行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要忏罪(平时说我们的罪业很深重),观修空性是一个力量非常大的善法。观修空性本身是一种善法,观修罪障、罪性本空是彻底把罪障从根本上瓦解的殊胜修法,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因此我们如果想要忏罪的话,我们经常安住在空性当中,尤其是安住在罪性本空,这种忏悔的方法就叫做实相忏悔,或者在汉传佛教当中叫理忏(理和事当中的理,道理的理)。这个也就是一种实相忏悔,安住它的本性的一种忏悔,很多密宗的会供时,酬忏的修法当中,也是安住它的本性——它是无自性、空性、或它的智慧的本性,进行忏悔。所以说如果放到忏悔当中,它也是很殊胜的一种忏悔方法。
如果把它放在回向当中,它是属于一种无毒的回向。在《般若摄颂》当中讲,回向有两种:一种是有毒的回向,一种是无毒的回向。有毒回向,从比较粗大的层次来讲,比如杂的这些烦恼;从比较细的有毒回向来讲,有实执心的回向叫有毒回向。完全没有实执的,安住在三轮体空当中的回向,称为无毒回向。如果空性放在回向当中,就只能是无毒回向,它也是很究竟的。
如果放在善法当中,比如布施的善法、持戒的善法、安忍的善法,乃至于精进的善法、禅定的善法和智慧的善法,如果没有空性慧摄受,它就是一种善法,是从布施持戒乃至于安忍的这样一种善法;如果有了空性摄受,它就成了度了,它的名称就变成了“度”。当然这个度也有已经到彼岸的、正在到彼岸的或者成为到彼岸之因的。因为有了空正见(空性)摄受,布施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布施的善法了,布施就可以被称为布施度,然后持戒度等等。所以说有了空性的缘故、有了智慧的缘故,六度就可以成为度,如果没有空性摄受,它充其量可以成为一种善法,但是不能成为六度。
还有其他很多修法也都是这样的。整个小乘的修法,如果有了空性,它就成了解脱的因;没有人无我空性,它就不会成为真正的解脱的因,这样修持的话,最多成为人天乘,没办法成为真正的声闻乘。菩萨道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空性,也没有办法对治烦恼障、所知障。因此说这样一种空性的修法,在我们忏悔、回向、发愿的时候,乃至于平时在修持净土法……修净土法当中,修持净土的方法、念佛的方法有很多,有观像念佛、持名念佛等,还有一种叫实相念佛。实相念佛其实也是观想,就是说观察或者思维求往生者我、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等其本性的本空或者安住在究竟实相方面,再去修持的,像这样就成为实相念佛。禅宗,有了空性的缘故,就有明心见性的修法。密宗当中,有了空性的缘故,就成为真正的生圆次第等等。
空性的修法,其实已经是在遍满于整个殊胜佛法的修持当中。有了空性的修法,就成了和外道不共的地方。没有空性的修法,比如说取舍因果——五戒、十善或者发善心等等,其实在世间当中或者在外道的修法当中也有守持戒律的,而且有时某些外道的戒律比佛教徙的戒律还要严格很多。他们也有慈悲心、仪式、咒语、禅定(四禅八定)等看起来让人生起信心的地方,这些其实都是内外道共同的,这些内道有,外道也有的。但是和外道不共的,那就是空性,那就是人无我空性的见解,这绝对是佛法当中最为不共的,也因为有了这个,所以佛法成了解脱道,其他的外道就没办法成为解脱道。
因此我们自己对空性的修法的确要生起兴趣,在修持过程当中要高度重视。如果已经有了空正见,必须要进一步地加深,经常去观修;没有空正见的话,必须要去寻找,内心当中一定要产生空性正见的生起和它的决定,这非常关键。前面我们已经讲了空性,虽然已经讲完了,但我们还是要反反复复去看这里面抉择的方式。因为可能无始以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词句,有些道友今生也许学起来比较困难一点,有些道友学了之后能够了解里面所讲的内容,不管怎么样,学习完一遍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反复地去学习,有些时候学《智慧品》,有些时候学《入中论》,有些时候学《中论》、《中观庄严论》等等,因为这些论典都是从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窍诀,针对不同的根基,做了不同的抉择,所以对我们来讲,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让我们正见生起和稳固的作用。这些宣讲般若空性的经典论典,我们必须要反反复复去观察和学习。
前面抉择空性的内容我们已经抉择完了,现在我们学习到的是智慧所得。智慧所得自利方面是平息世间八法,前面讲了六句,今天我们继续讲平息世间八法的内容。
若于性中觅,孰为爱所爱?
细究此世人,谁将辞此世?
孰生孰当生?谁为亲与友?
如我当受持,一切如虚空?
字面意思:如果是在一切万法的真如本性当中寻找的话,什么是贪爱呢?所贪爱的对境又是什么呢?“细究此世人”,我们再详细地观察包括我在内的一切世人,“谁将辞此世”?谁会在此世当中死亡,告别此世?谁又会在后世当中重新出生?谁会生,谁又出生过?“谁为亲与友”,谁是我的亲人,谁是我的朋友?“如我当受持,一切如虚空?”寂天菩萨说:愿如我一样,愿大家都能够受持一切如虚空一样究竟实相的境界。这方面就是劝诫我们一定要受持或者证悟万法的空性,因为证悟了万法的空性,这一切困扰我们的问题都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若于性中觅,孰为爱所爱?”我们在宣讲的时候,在世间当中有一个爱、有一个所爱,当然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这个爱和所爱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狭义的就是现在世俗的情爱(男欢女爱等等),这就是一种爱情或情爱,此处的爱和所爱也可以这样理解。还有爱和所爱就是所有一切所贪爱的东西,所执著、所贪爱的东西都包括在内。
世间人之所以流落在轮回当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贪爱此世,就是贪爱这个世间,贪爱这个世间的缘故,他就会继续地流转。其实这是我们流转在轮回当中很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要不就是贪著于今生当中的一切(比如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财富),今生中当我们对这些的贪执(贪心)很重,到死的时候,没有放下,相续当中还是对这些东西恋恋不舍,内心当中对情爱、财富还是爱执很重,这种习气就会牵引他趣向于后世,有些是追求今生的东西,有些是追求后世的天人果位或者色界天的禅定等等,因为有了这些爱的缘故,他就会继续地投生。
在《贤愚经》当中讲,我们下世继续投生人道、天道、阿修罗道等等,这些方面我们说是很喜爱这些东西,是因为这些贪爱牵引而投生的,但是谁会喜爱地狱呢?谁会喜爱饿鬼?谁会喜爱旁生?旁生有些时候不好讲,因为有些人觉得“转成这些宠物或旁生,这样子还是很风光,你看它吃穿不愁,然后也是得到很好的待遇”,有时可能颠倒了发愿生旁的也有,但是对饿鬼、地狱谁愿意去发愿投生?谁会喜爱这些东西呢?其实因为我们今生造了很重的罪业,按理说就会投生到地狱和饿鬼当中去。在清醒的时候,还没有真正死亡的时候,他知道地狱和饿鬼,他是不会(不愿意)投生的,但最后的一念还是因为贪爱的缘故,他会转生到地狱和饿鬼当中去。
情况是怎么样的?在《贤愚经》当中也提到过这个问题。比如一个人造了罪业,他必堕热地狱。要堕热地狱的时候,当时他会感觉身上非常寒冷,他就说“愿我转生到很温暖、很热的地方去,离开这个寒冷”,通过这样一种贪爱,他就转生到热地狱当中。有些在临死的时候,非常非常热,他就很贪著就发愿“愿我转生到比较寒冷或者比较凉快的地方”,通过这样他就转生到寒冰地狱当中去。其实他在转生的时候,最后一个念头就是贪爱,最后他会产生一个颠倒的贪爱之心,有这样一种想法。
其他的旁生、饿鬼都是这样的。比如说转生饿鬼,比如说当某个人死的时候,他的亲友劝他“你吃点东西啊,你吃点饭,你喝点汤,你吃个苹果,吃个梨。”他就非常不想吃东西,但是亲友也许不了知这个病人内心当中的痛苦,再再劝、再再劝,最后把他劝烦了,他就想:“愿我生到一个永远看不到东西,永远听不到东西,永远看不到吃喝的地方,永远听不到这些吃喝名字的地方”。他有了这个很强的念头,就转生到饿鬼道。
转生旁生道,有的时候是愚痴,愚痴为性(不是绝对的)。《贤愚经》当中讲,有时人临死的时候,亲友在他耳边说佛号、佛法的殊胜或者念佛的殊胜,他也是业障现前,他就听不进去,他说“愿我转生到一个永远听不到佛号等这些词句的地方去。”他有了这种念头的缘故,他就转到旁生道,没办法听闻佛法,没有听闻佛法的机缘。
所以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转生后世,都是因为贪爱。在十二缘起当中,也是爱、取、有。当然我们现在的这些就是有受,有了受之后就会有爱,所以说今生当中对我们来讲影响最为深重的就是爱和取。其中就是这个爱作为它的第一个,第一支烦恼的因素。
在世间当中这个贪爱对众生的伤害也是非常大的。从世间的观点来看,我们要爱自己的丈夫、妻子、家人,要爱其他可以爱的人,像这样我们应该爱。大一点就要爱整个国家、民族、整个人类、整个地球,这方面也要爱。而且有的时候要博爱,不单单要爱自己的朋友,还要爱自己的怨敌,还要爱伤害自己的人等等。有些时候还爱野生动物,因为它们是整个地球的一员,整个缘起中的一个链条一样,如果这些野生动物断掉的话,生态就会遭到破坏,我们必须要爱它们。像这样,从很狭义的、狭隘的爱,到世间当中认为的博爱,这方面也有。当然佛法当中还要大爱,比如说他爱执等。真正来讲,表象当中这些所谓的爱是有的,有这些贪爱,有这种很狭隘的爱,很多世间的情爱是以占有为本体(占有是它的体相),虽然说是爱对方,但终究来讲还是爱自己。所以像这样有狭隘的爱,有稍微广大的爱,还有菩萨的很广大的爱,这些在世俗当中都有的。
但是此处说“若以性中觅”,“性中”就是说不是它的表象,而是从它的本体、从它的实相、从它的真如本性当中去寻找,有没有爱和所爱呢?其实没有爱,也没有所爱,就是说能爱者也没有,所爱的对境也是没有的。
当然我们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众生因为有爱(当他觉得有贪爱)的时候,就觉得这值得去追求,在这个爱的过程当中,他就觉得很舒适、很快乐。比如说陷于热恋中的男女,他们就觉得彼此爱着对方就是一种很幸福、很温暖的感觉,刚开始的时候是这样追求的;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付出很多辛劳,如果爱破裂之后,很容易反目成仇,所以像这样一种爱,或者相对来讲爱社会、爱地球等,还有菩萨的这些爱,其实这些能爱者是谁呢?能爱者就是我们。所爱包括我们所爱的这些物品——自己的房子、财物、地位,还包括爱自己的人,爱其他众生等等,从现象来讲这些都是有的。因为这些爱有些是烦恼所染污的爱,有些是比较狭隘的爱,有些是比较没有烦恼的、比较广大的爱,但不管怎样,在本性当中寻找的时候,一切的爱和所爱都是不存在的。
如果是烦恼染污的爱,后世就会因此而投生轮回(它成为六种根本烦恼之一,他就会投生轮回)。而且因为爱得深,所以有时他的嗔恨心就更强。当然从刚开始有爱而最后反目成仇的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这样理解:你当初爱得多深,最后反目成仇时,你的恨就有多强烈。还有另外一种理解,我们爱亲人有多深,谁伤害我们的亲人,我们对伤害亲人的仇敌,对他的恨就有多深,它也是成正比的。因此说从这个所谓的爱,会引发贪欲、嗔恨、恐惧,因为我们很害怕所爱的东西、所爱的人和我们分离,所以里面其实就隐藏着恐惧,产生恐惧等一切都会引发。如果有这些,就会产生很多下世的轮回,从总的引业来讲,它是引投生轮回的。从满业的角度来讲,因为它有染污的缘故,我们也会感受很多的痛苦,所以说爱所爱会成为轮回的因。这方面如果我们没有打破,不知道本性上没有爱和所爱的话,我们就会深受它的困扰。
既然如此,有时我们会问:那菩萨的爱呢?菩萨利他心的这个爱呢?其实从暂时的世俗谛的角度来讲,菩萨的这种大爱——爱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能够离苦得乐的这种爱,其实是很清净的一种爱。但是如果这种很清净的爱当中有执著,他认为有实实在在的我,有实实在在的所利益或所爱的众生,如果有这种实执,他就没办法真正证悟万法的本性。也就是说,这个菩萨如果不把爱众生的这个执著打破,他是永远不能真正地利益所爱的众生,他没办法对众生做非常究竟的利益。
如果真正要利益自己所爱的一切众生,必须要了知:一切的这样的爱是无自性的。不是说“要放弃掉,从今之后不管你了,然后我就证悟空性了”,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他发愿要利益一切众生,但如果他利益众生时产生了贪执,如果他有三轮的执著,这个执著本身会障碍他利益一切众生,因为他有执著的缘故,他利益众生的能力得不到体现(得不到展现,没办法显现出来)。如果他的能力展现不出来,他虽然有心要利益对方,但是他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说,从菩萨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讲,如果真正要利益所爱的众生,必须要知道“能爱和所爱都是空性的”。
所以说,从世间人的角度来讲,如果不了知一切能爱所爱是空性的,我们就会产生烦恼,就会引发投生轮回的因。如果从菩萨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讲,如果不知道一切能爱所爱、能利益所利益的空性,他虽然有这种想法,但是利益不了众生。所以说“若于性中觅,孰为爱所爱”?从空性的侧面讲,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我们从众生和修行者的程度来分的时候,大概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当然是纯粹地证悟了空性,如果完完全全证悟了空性,像初地菩萨以上在入定慧的过程当中,他已经完全证悟了空性,安住在没有能爱所爱的状态当中,所以说他就彻底获得解脱了。第二种情况是说一般的凡夫众生,一点空性的正见都没有,完完全全落在了能爱所爱的二取实执当中,就会受爱和所爱的绳索束缚,没办法解脱。第三者情况,凡夫众生学习或者是了悟了一部分的空性,知道了空性,比如现在很多学习空性教法的人,他如果是这类众生——他是凡夫、又了知了空性,他既不是圣者(完完全全安住在空性),也不是一般的普通的凡夫人(完全没有空性的概念),如果是这类众生的话,他对爱和所爱的态度就有所转变,在爱家人、爱众生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一切都是空性的,本性当中是空性的”,在世俗当中虽然因为他自己前世的业让他爱上某个人、某个国家或某个东西,他也会有爱,但是他知道这个爱的本性是虚幻的,这个爱的本身是空性的。所以说,他一方面有爱的这种现象,表象还存在,一方面他也知道爱的本性其实是了无所得的,安住在这样的正念当中,所谓贪爱对他的影响就很有限,他就具备了可以从这个状态当中突围的勇气、能力、智慧。因此说对于爱和所爱,完完全全证悟空性的人,完完全全没有证证空性的人,没有证悟空性但了悟空性的人,他们的心态、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我们来讲,必须要在空性的教法当中去寻找,什么是我们的能爱,什么是我们的所爱。我们要知道,一切能爱所爱的本性空。如果从缘起因的角度来观察,它是一切因缘所产生的缘故,本身都是虚幻的、无自性的,或者本来就是空性,不存在的。如果从金刚屑因的角度来讲,爱的因是什么——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这个也是了不可得的。如果从离一多因的角度来讲,能爱者我——我的身体、我的心存在吗?像这样通过离一多因,分析色身的组成部分,从粗大的色法到微尘之间了不可得;分析我们的心识,从粗大的心识到无分刹那之间了不可得,这方面分析了能爱。所爱也是一样的,所爱的人,他的身心是怎样的?是空性的。所爱的房屋、地位,一分析,这些也不可得。所以说从离一多因的角度来讲,一分析之后,能爱和所爱也是了不可得。或者从破有无生因的角度来讲,也是可以了解的。“若于性中觅”,这个“性中觅”不是从表象当中去寻找。表象当中当然可以得到爱和所爱,如果从一切万法的本性当中寻找,爱和所爱都是不存在的。
不了解空性的人、不了知真正殊胜佛法的人会觉得:“你看,这个世间当中本来有爱,有爱这个世界才精彩,现在你没有爱,这些爱都是空性的,你不要执著,没有爱了,这会不会非常消极呢?”其实并不是这样。不管你对爱的看法是消极还是积极,其实它的本性就是这样的,谁都改变不了,这不是说谁在阻止谁或怎么样。“没有真正的能爱和所爱”,是一切万法的本性,它的本性就是如是的。只不过不分析时我们不知道,一分析之后,爱和所爱到底在哪里呢?我们要去本性当中寻找,而不是从表象中去寻觅。如果从表象寻觅,佛也承认有这些贪爱,佛也承认菩萨应该生起大爱,这些都是承认的。但是这当中讲的是本性当中去寻找,本性中到底找得到或找不到爱和所爱呢?真正在本性当中去寻找,是根本没有的,爱和所爱连一丝一毫都找不到。既然它是本性当中如是,那我们为什么不去承认呢?
他在爱和所爱的过程当中,当然不可能马上就把这个抛弃掉……或者说在世间当中菩萨虽然证悟了,但是出定位时他也会随顺众生,他也会随顺众说热爱家人等等,但其实他所说的热爱并不是贪爱,菩萨鼓励我们说:“要热爱你的家人,你不爱家人,怎么爱众生?”其实在菩萨相续当中,他内心当中的想法并不是说“你要去贪爱你的家人,你要贪爱你的职位等等”,他的意思是:你要去做,你有这个责任,你必须要去热爱他们,但是不能贪执。菩萨在出定位的时候,也要随顺众生,也要随顺众生这样去宣讲。
作为修习佛法的、修空性的人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学习一段时间的空性,了知了空性,是不是我们的爱就没有了呢?对空性学习一段时间,这个爱还存在,但学习空性之后,我们就会对爱的本质有很深的体会。如果对爱的本质有很深的体会,我们在爱的过程当中就不会那么颠狂、痴迷、狂热,头脑发热之后所做的不好的事情也不会出现。(学习空性)这方面对我们来讲,在修习佛法过程当中,避免我们的头脑过于得发热,避免我们的头脑看不清楚等实际情况,对我们做一个很好的保护。我们在头脑清醒的过程当中继续往前走,一方面也会因为前世的业力遇到自己的所爱(所爱的物品或所爱的人等等),但是不会深受其累,这就是内心当中通过学习空性可以得到的殊胜智慧。